約翰•加爾文小傳


e-mail_me.gif

出生 求學 逃亡
首次到日內瓦 避難至施塔斯堡 重回日內瓦
完成基督教要義 創辦日內瓦學院 神學大事摘要

divider.gif

約翰•加爾文(John Calvin)在教會歷史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,不僅是由於身為三大改教家之一,更是由於他那一部曠世鉅著───基督教要義(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)。對於這樣一位有如此重大影響的人,他的生平實在值得基督徒細細品味。在翻閱教會歷史及相關書籍後,發現以林鴻信博士的著作─加爾文神學 P 11 - 18 加爾文生平簡介最為簡明扼要。特取得作者同意,授權轉載。以下就是全文:

加爾文生於 1509 年,死於 1564 年,只活了 55 歲。他是法國人,故鄉在諾陽(Noyon),父親在教會擔任行政管理的工作,但是曾經與教會有金錢上的糾紛,所以對教會相當失望,原本希望加爾文讀神學,遂改變主意要他學法律。在此我們可以作一個對照,馬丁路德生於 1483 年,死於 1546 年;而慈運理生於 1484 年,死於 1531 年。可見加爾文比馬丁路德小 26 歲;比慈運理小 25 歲,他是屬於宗教改革的第二代人物,所以他比較有時間在神學上作系統性的研究和整理。馬丁路德雖然寫了很多東西,但是忙於與對手論戰,沒有時間作系統性的整理和著作,而慈運理甚至是戰死於沙場。

1523 年加爾文正式進入大學唸書,當時才 14 歲就到巴黎大學,主要學習哲學和辯證學等人文科學,1528 年轉到奧爾良(Orlean)大學念法律,後來為了要跟隨老師,於 1529 年轉到部日(Bourges)大學,這段時間就往返在奧爾良和部日大學之間。

1529 年也是馬堡宗教會議召開那一年,慈運理所領導的改革宗和馬丁路德這一派本來是為了合一,所以在馬堡召開宗教會議,但是結果卻演變成分裂。會議中針對十五條教理討論,其中十四條半都沒有問題,只有最後半條意見不一致。這半條是有關聖餐的看法,關於耶穌的話:「這是我的身體(This is my body)為你們捨的」慈運理認為這裡的「是 (is)」只是象徵的意思,餅象徵耶穌基督的身體;但馬丁路德不認為是象徵的意義,他認為「是」就是「是」,餅就是耶穌基督的身體,他從這裡發展出合質說(Consubstantiation),主張耶穌基督的身體與餅同在,視餅和杯為耶穌基督的身體和血,但又想避免天主教的變質說。結果很不幸地,雙方因為對聖餐的看法不同而分裂,從此分道揚鑣。

加爾文是有了人文科學的基礎後才去學法律的。1531 年加爾文的父親去世,從此加爾文脫離了父親要他成為一個律師的束縛,前往當時最有名的人文學術重鎮法蘭西學院就讀。此地是人文學科的大本營,他在此讀希臘文和希伯來文。卡迪所寫的書中曾提到加爾文在 1532 年開業從事法律事務,1533 年得到了法學博士,這些資料尚有待考證。 在 1531-1533 年這段期間,他除了在法蘭西學院讀書外,同時也在奧爾良學法律,這是比較明確的講法。1532 年,就是 23 歲那年,加爾文完成他生平第一本書《辛尼加論仁篇註解》───辛尼加是羅馬時代的一位哲學家,後來荷蘭的萊頓出版社將此書譯成英文,厚達五、六百頁,才 23 歲就寫成如此鉅著,可見其才華出眾,可能加爾文希望藉由這本著作打入學術界,成為一位學者,這是他一貫的期盼。走入宗教改革的圈子並非他所願,對他而言,這是神的呼召,也是十字架的道路。

1533 年和加爾文年紀相似的好友柯浦(Nicolas Cop),擔任巴黎大學校長,被密告在就任演講詞中具有宗教改革思想。因為柯浦和加爾文是好朋友,所以人們猜測這是加爾文捉刀的演講稿,這事使得加爾文被通緝。我們不知道加爾文是何時改變而有宗教改革思想的,可能是在 1532-34 年之間,因為 1534 年他已經開始準備逃亡了。他回到自己的故鄉,放棄了教堂的聖俸而結束與天主教的關係,1535 年他流亡到瑞士的巴賽爾。

這段流亡的歷史很特殊,加爾文自己曾經很簡單的描述,他剛剛信主後 1-2 年間,很多人都來請教他問題,無形中使他成為一位老師,促使他到巴賽爾後一年,亦即 1536 年,開始整理教義而寫了《基督教要義》第一版。同時他也寫信給法國國王作為此書的題獻,文中大膽警告國王,若不遵照上帝的話而行,就是篡奪的政權。這時他只有 27 歲,一位沒有正式受過神學訓練的熱血青年,竟能在兩年多就寫出這樣的著作,迄今仍有參考價值;1559 年(去世前五年)他完成了第五版的《基督教要義》,這本書總共寫了 23 年。1536 年三月當他寫完第一版後,同年七月旅行路過日內瓦,遇到法惹勒而被他強留下來。當時法惹勒正忙於宗教改革,由於深知自己有勇無謀,當他看到加爾文時非常高興,因為加爾文很有才華而且很會講道,他希望加爾文能留下來領導改革,補其所不足。一開始加爾文不肯,但被法惹勒責罵之後,體驗到神的呼召而留下來。1536 年加爾文開始在日內瓦從事宗教改革,兩年後,亦即 1538 年,加爾文被日內瓦市民趕出去,這可說是加爾文宗教改革第一次失敗。失敗後他避難到法國邊境的施塔斯堡,當地的負責人布賽珥成為他的摯友與老師。

布賽珥擅長折衝協調,是介於改革宗和路德會之間的神學家,一般學者都認為他是加爾文的老師,加爾文此時才真正跟著一位神學前輩學習。布賽珥想要站中間立場,但是兩邊不討好,他去世前三年被驅逐,不得不到英國,在那裡他擔任劍橋的教授,參與當時英國聖公會的宗教改革,影響公禱書的校正工作。加爾文與布賽珥在一起的日子,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快樂而祥和的時光。在日內瓦只作了兩年宗教改革就徹底失敗被趕出來,使加爾文非常灰心喪志,想要放棄宗教改革而回去走原先的道路,不料來到施塔斯堡又被布賽珥罵了一次,使他大大地受到震撼。布賽珥又鼓勵他,他就開始做施塔斯堡法國難民的牧師,這些人都是因信仰的緣故逃難到此地。1540 年加爾文結婚,1542 年生了一個兒子,但是同一年兒子卻去世了,1549 年太太也去世了。

就加爾文的一生整體而言,苦難多於歡樂,他長期流亡逃離,又牧養難民教會多年經歷喪子喪妻之痛,加上病痛纏身,從畫像上看來,他的臉上露不出笑容,纖細削瘦,憂鬱過於明朗。這與馬丁路德非常不同,馬丁路德的家庭生活很幸福,他也以此為傲,所以就外表看來,路德滿臉肥肉,熱情爽朗,堅毅而開朗。加爾文卻是在這些苦難中完成他所有的重要著作,1539 年加爾文在施塔斯堡開始寫第一本聖經註釋《羅馬書註釋》,他的聖經註釋流傳後世,是解經的珍貴著作,神學洞視力特別深刻,迄今仍被學者引用。同年他也寫了《答沙杜里多書》,原因是當他離開日內瓦之後,一位天主教的主教寫信到日內瓦企圖影響當地人回到天主教的懷抱,所以加爾文寫此書與之辯論。

離開日內瓦三年後,1541 年加爾文勉強接受請求,又回日內瓦從事宗教改革。其實市議會長期想要控制教會,一直到 1555 年教會才開始有革除教籍和禁聖餐的權力,這是經過十四年的奮鬥才得到的,過程極其艱辛,他在日內瓦雖然是教會的領袖,對政治有影響力,但也必須經過十四年漫長的努力才有這樣的成果。許多人很輕率地批評他獨裁,甚至稱呼他「日內瓦暴君」,卡迪如此辯解:「可是他從未進過該市議會,直到死前四年才准他入日內瓦籍,並且從來沒有警察或軍隊受他支配,這樣的人能稱為獨裁嗎?」(《加爾文小傳》,79 頁)1553 年瑟維特因異端罪名被市議會處以火刑,雖然這件事不是如外界所傳,以為是加爾文親自判決的,卻仍然與他有關,這是加爾文一生中最大的敗筆,也是他未能超越時代限制之處。

1558 年加爾文連續生病八個月,自以為在人世間的日子不多了,所以盡一切力量來修改第五版的《基督教要義》,此書於 1559 年完成而出版。同年加爾文創辦了日內瓦學院,這是日內瓦大學的前身,其舊址現在已變成一所成人學校,這所學院訓練出來的留學生中最有名的就是諾克斯,他因著戰爭的因素,輾轉來到瑞士日內瓦學院受造就,深感宗教改革是應走的路,就回到故鄉蘇格蘭從事宗教改革,而成為長老會的起源。1564 年加爾文去世,臨終前囑咐不要留下他的名字,迄今仍不知其墓地之所在(或僅存姓名縮寫 JC 的墓碑),這與他一生追求捨己而榮耀神的理想相稱,正如台語聖經將「捨己」(原意拒絕自己)翻譯成「看無自己」,加爾文正是一個徹徹底底「看無自己」的人。

加爾文在日內瓦的宗教改革受到許多人文主義者的批評,所以一般人文主義者對加爾文的描述,往往說的比較過頭。當時人文主義者很反對加爾文在日內瓦所做的一切,甚至比反對馬丁路德更厲害,在人文主義者的眼裡,他在日內瓦所做的太苛刻了。持平而論,加爾文在日內瓦所制定的一些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法則,這些法則以現代社會的標準來說,會讓人覺得比較不近人情,例如規定喝酒的地方只能唱詩篇,這就會受到批評。當然加爾文可能因為早年過於刻板的讀書,沒有一個自由而奔放的童年,加上個性內向,雖然受過完整的人文主義訓練,認為人應當過一個平衡的生活,贊同歡笑的人生,主張以欣賞的角度去觀看宇宙,但是他自己卻未曾充分享受這些理念。這可能是加爾文最大的弱點,他的使命感使得他的人生不是一個享受的人生,如果我們把他與路德互相比較,就會很明顯的發現,路德活得快樂多了。